# started 2014-08-16T15:28:27Z "強姦、老強、強暴、或者強制性交,指嘅即係喺對方唔同意嘅時候,或者冇理對方同唔同意嘅﹙通常係利用暴力或者武力手段強迫威脅﹚,夾硬同對方性交。由於生理上嘅特點同埋通常男性都比女性大隻,而且有能力夾硬同女方性交,所以好多時意義上嘅強姦都係指男方喺未得人許可嘅情况下強行同女方性交。廣義上,無論係男定係女,只要係一方夾硬迫第二個同佢發生性關係嘅行爲,都算係強姦。由於個個國家嘅風俗文化都唔同,有啲國家認為,滿足到「強行發生性行為」呢個定義,就可以當做犯咗強姦;而有啲國家就只係當男方強行同女方性交呢一種行為先至叫做強姦。强姦就係一種性暴力行為,受害者嘅身體同埋尊嚴都受傷害。一啲犯強姦嘅人亦都可能帶有性虐待嘅性取向。而輪姦(俗稱輪大米)就係指好多人同時唔理受害者意願而強迫同一個人輪流性交,有啲時候係好多個男人輪流強姦同一個女人。"@zh . "廣東省博物館(英文:Guangdong Provincial Museum)係廣東廣州嘅省級綜合性博物館,有新同埋舊兩間館,一間響文明路,一間響珠江新城入面。"@zh . "香港(粵拼:hoeng¹ gong²)(英文:Hong Kong 又 Hongkong),官名香港特別行政區(粵拼:hoeng¹ gong² dak⁶ bit⁶ hang⁴ zing³ keoi¹)(英文: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縮寫爲HKSAR),係華南一城,亦係一埠,位處南中國海北岸,是爲國際大都會。香港建於一八四一年,乃百年之城,爲英國人所建,家下歸中華人民共和國,係特別行政區。按《中英聯合聲明》同《基本法》,香港係高度自治嘅地方,除外交同防務,全面自治,有參與國際組織權利,有別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體制,所以官方稱之爲一國兩制。香港三面環海,東同南係南中國海,西珠江口嘅零丁洋,東北係大鵬灣,北面同中國大陸隔住條深圳河。香港有唔少島,散佈東南西。因爲瀕海,水路發達,爲太平洋到印度洋,各國洋船必經之路。空運亦係南洋同中國嘅樞紐,世界日日都有唔少飛機,會經香港。香港史可追至新石器時代。但轉變成大城,要由大清國講起。英國同大清打鴉片戰爭期間,一八四一年,英國人佔領香港島,響島東北岸起域多利亞城。一八四二年,清廷簽《江寧條約》,正式割香港島畀英國。一八六零年,清廷簽《北京條約》,再割埋九龍半島。一八九八年,清廷又簽《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租新界畀英國九十九年,於是三地,合埋就係依家「香港」。除咗日本佔領幾年,都係英國殖民地。一九八四年,中英兩國嘅政府簽咗《中英聯合聲明》,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保證過,香港一定會響一九九七年之後,有至少五十年嘅高度自治,維持返香港本來嘅制度同埋生活方式。英國響一九九七年約滿嗰年,按《中英聯合聲明》,將新界租地,連同香港島、九龍半島割地,主權一次過移交畀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人口約莫七百萬,以唐人爲主,亦有西人、印度、巴基斯坦、菲律賓、尼泊爾、印尼、越南等等各地人,有啲祖先來港百年以上。亦有唔少南洋唐人後代居港。香港人主要講廣東話,其次係英文,客家話、潮州話、鶴佬話、國語、各種各族家鄉話都有。香港有別名幾個,好似香江、東方之珠噉。廣東話裏面,香江係香港訛音,亦有指維多利亞港似江水,橫臥喺香港島同九龍半島之間。香港減筆寫港,而自稱時叫本港。英文最初寫 Hongkong,後地名劃一分音而寫,名 Hong Kong。當地人統稱香港人,或減筆港人。英文 the People of Hong Kong 或者 Hong Kong People 或者 Hongkonger 或者 Hongkongese。"@zh . "老夫子(英文名:Old Master Q)可以指兩種作品:第一種係王澤嘅《老夫子》(1962年出版)。佢係一套係華人地區好出名嘅漫畫。1962年王澤(原名王家禧)開始用「長子」為筆名響香港出版《老夫子》。王澤嘅老夫子漫畫裏面主角有:老夫子、大番薯、秦先生、老趙、陳小姐。王澤嘅「老夫子」同「大番薯」同朋弟嘅好相似,但係,王澤畫嘅老夫子亦加入唔少佢嘅個人風格同創意。第二種指朋弟(原名馮棣)嘅《老夫子》(1930年代出版)。係一套內地三十年代嘅著名漫畫作品,當時渠喺報章發表《老夫子》、《老白薯》等漫畫,其人物造型同埋性格同王澤嘅《老夫子》好似,王澤畀人話抄原著。呢篇文章主要講王澤嘅《老夫子》。原本嘅老夫子漫畫係喺1937年至1943年之間由朋弟原創,而且刊登喺北京、天津一帶嘅報紙上面,喺嗰啲地方好流行,亦曾經喺1940年嗰陣刊印單行本。由1962年起,王澤開始喺香港出版《老夫子》。王澤嘅老夫子漫畫裏面有呢啲主要角色:老夫子、大番薯、秦先生、老趙、陳小姐。王澤嘅「老夫子」同朋弟嘅好相似,但係,王澤畫嘅老夫子亦加入唔少佢嘅個人風格同創意。王澤畫嘅《老夫子》出版之後,大受歡迎,老夫子同其他啲主要角色亦成為今日華人所熟識、家傳戶曉嘅漫畫人物。"@zh . "沙灣(讀音:sä wan;英文:Sandy Bay),又叫做大口灣(讀音:dài hãw wan,但係好多時會寫錯做大口環),喺香港南區西面,摩星嶺嘅南邊同埋鋼線灣嘅西北。而家嗰度係療養院嘅集中地。"@zh . "萬錦廣場(First Markham Place)係一個位於加拿大安大略省約克區萬錦市(Markham)嘅商場。地址係 3255 Highway 7 East, Markham, Ontario。商場係以售賣華人同埋其他東亞地方產品嘅商鋪為主,顧客又以香港移民較多。"@zh . "《中英展拓香港界址專條》 (英文:Convention between Great Britain and China Respecting an Extension of Hong Kong Territory)係響1898年6月9號,由大清同埋英國響北京簽訂。專條內容係,英國向清廷租借香港九龍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嘅地方,同埋附近包括大嶼山等二百幾個島,將香港境址擴展到后海灣同大鵬灣,為期99年,直至1997年6月30號為止。不過,清政府同時間保留九龍寨城嘅管治權,兼且繼續喺九龍寨城派駐官員。"@zh . "香港標準時間,或者叫香港時間(Hong Kong Time,HKT),係香港用嘅時間,由香港天文台授時系統負責管理。香港標準時間係比協調世界時快8個鐘,即係位於UTC+8。殖民地時代早期,香港時間係靠天文台嘅天文觀測報時。香港喺1904年用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972年先至採用協調世界時。當國際協調時間係凌晨0:00時,香港係上晝8點。"@zh . "香港電影金像獎係香港電影業一年一度嘅盛事,而且係港產電影之中最重要嘅獎項。金像獎見證咗香港電影業嘅起跌。2003年得獎嘅《無間道》係近年嘅代表作,嚢括咗最佳男女主角、最佳男女配角、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編劇等等嘅獎項。"@zh . "九龍(英文Kowloon)一地,係香港境內中心,北連新界,南為維多利亞港,以獅子山、大老山同飛鵝山一帶嘅山脈為北界。東至鯉魚門,西至荔枝角,南為九龍半島之端尖沙嘴。西邊海面嘅昂船洲就喺行政劃分上成為九龍嘅一部分。九龍望南,對面海就係香港島。九龍全境係市區,同港島北岸市區遙遙相對。直至2003年,九龍雖然只係得四十六點九三平方千米[需要參考資料],但係就住咗香港三成人口。根據2006年中期人口統計,九龍住咗二百零一萬九千五百三十三人。迫夾嘅九龍,當中部份區份,更曾經長期位居世界人口密度榜首。不過香港政府好多年政策,將人移去新市鎮,密度無以前咁高。大清時,九龍就有九龍巡檢司衙門,設喺九龍寨城。九龍巡檢司簡稱九龍司,係新安縣兩個司之一,管今日香港同部份深圳地方。今日界限街以南嘅九龍半島,響1860年由清政府割讓畀英國,由香港政府喺行政上劃為九龍。到1898年,清政府再被迫租借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嘅土地畀英國,之後香港政府就將由界限街去到到獅子山等山脈之間嘅地方叫做新九龍。今時今日,除咗別義之外,「九龍」一般係指界限街以南嘅九龍半島加埋新九龍。"@zh . "中環(Chung Wan;Choong Wan),又叫中區(Central),係香港一地,地處香港島北岸,域多厘城四環之一。環頭西起消防街、急庇利街、城皇街、樓梯街,東至金鐘道與灣仔相接,南便去到堅道,北便經干諾道中望海。圍起上嚟約莫有309英畝。中環自香港開埠計起,一路都係行政同商業中心,亦係香港政府、立法會所在地,故此有人話此地乃係「香港心臟」。"@zh . "新界係香港三大區域之一。1898年6月9號,英國政府同清政府喺北京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租借由九龍界限街以北,至深圳河以南土地,連同附近233個島嶼,為期99年,到1997年6月30號為止。由於「從九龍界限街以北至深圳河以南」之間嘅土地並冇一個統一嘅,所以英國人就把呢塊土地稱為New Territories(新領土)。中文名係「新界」,可以指為「新嘅疆界」嘅意思。"@zh . "《國際歌》(法文:L'Internationale)係國際社會主義運動嘅主題曲,流傳廣泛。原來嘅法文歌詞由鮑狄埃(Eugène Pottier,1816年-1887年)喺1871年作(嗰時係用馬賽曲(La Marseillaise)嘅曲調去唱),狄蓋特(Pierre Degeyter,1848年-1932年)喺1888年為呢首歌譜曲。時至今日,呢首歌已經畀人譯成好多唔同語言。呢首歌曾經嘅第一國際同埋第二國際嘅會歌(共產國際嘅會歌並唔係呢首)。20世紀初,好多歐洲國家,因為呢首歌有宣揚共產主義同埋無政府主義嘅歌詞而禁咗渠。直到1944年,呢首歌一直係蘇聯嘅國歌。後來蘇聯嘅國歌改咗做《打唔散嘅聯盟》,而呢首歌就成為咗蘇聯共產黨嘅黨歌。最早嘅俄文翻譯係由Aron Kots(Arkadiy Yakovlevich Kots)喺1902年所作,發表喺倫敦出版嘅一本俄國移民雜誌Zhizn(《生活》)度。呢個翻譯版本包括咗原文六段歌詞嘅其中三段同埋副歌。呢首歌最廣泛流傳嘅中文版本就係由俄文版翻譯而成嘅。呢首歌喺世界各地嘅共產黨人,社會黨人同埋社會民主黨人之間廣泛流傳,同時亦係中國共產黨嘅非正式黨歌。佐治奧維爾(George Orwell)喺佢嘅小說《動物農莊》(Animal Farm)入面,作咗首《英格蘭嘅鳥獸》(Beasts of England)用嚟影射國際歌。"@zh . "大牌檔又寫大排檔,係香港一種好受歡迎嘅露天食肆,最大特色係冇冷氣同埋唔係太企理、有好多唔同種類嘅食品、抵食、同埋夠鑊氣。雖然被視為香港人嘅集體回憶,但係真正嘅大牌檔到今時今日已經買少見少。直到目前為止,全香港只係剩返廿九間大牌檔,主要集中喺中環、深水埗同埋石硤尾。另外,喺一啲市政大廈熟食中心入面嘅食肆會保留些少大牌檔原有嘅風味。"@zh . "粵拼(粵拼:jyut6 ping3),全名香港語言學學會粵語拼音方案,係粵語嘅一種拉丁拼音方案,香港語言學學會(LSHK)響1993年製訂。語言學會致力推廣粵拼。網上亦都有基於呢個方案嘅輸入法。"@zh . "盧亭(又稱盧餘)係自古相傳喺大嶼山一帶出沒嘅半人半魚異形。喺清朝時留低好多有關嘅記載,目擊者有高官、文人(好似屈大均)同埋漁民等,亦都留低咗一啲珍貴嘅圖畫。就連明朝後期嘅大儒顧炎武喺佢嘅《天下郡國利病書》都有盧亭嘅文字描述。相傳佢嘅起源係東晉地方官盧循起兵作反打輸咗之後走到廣東,同剩番低嘅手下匿埋喺大嶼山水域,慢慢變咗種做人魚。"@zh . "涼茶係喺廣東一帶好流行嘅嘢飲。廣東一帶地方嘅天氣係屬於典型嘅亞熱帶氣候,夏天好熱,多雨又潮濕,水質就偏向燥熱,而且夏天嘅炎熱時間比較長,再加埋廣東人鍾意食啲煎炒燥熱嘅嘢食,又習慣夜瞓。因為天氣又熱又潮濕,再加埋飲食唔啱,同瞓唔夠等等嘅原因,好容易令人熱氣,所以民間就流行用啲藥性寒涼,消暑解毒嘅中草藥,煲水嚟飲。呢啲各式各樣嘅藥飲就叫做「涼茶」。涼茶可以消除夏天人體裏面嘅暑氣,同冬天乾燥引起嘅喉嚨痛等嘅疾。有甜嘅、酸嘅、苦嘅涼茶,款式多多。涼茶係有好多唔同嘅種類,其實每個屋企都有佢自己稍為唔同嘅配方。常見嘅涼茶有廿四味、五花茶、雪梨茶、感冒茶等等。喺廣州、香港、澳門等等嘅地方甚至有專門賣涼茶